健康微课堂 | 冬季流感高发,这位内科主任有话说
冬季是流感的高发期,尤其是进入12月份后,流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,如何正确应对流感,健康地度过这个冬天呢?今天,周素敏主任给大家做个科普小常识,带您及家人远离流感。
一、什么是流感
流行性感冒(以下简称流感)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,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,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。
二、流感的传播途径
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。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,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~7天,儿童、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。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,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。人群普遍易感,潜伏期一般为1~7天,多为2~4天。
三、流感的表现症状
主要以发热、头痛、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,体温可达39~40℃,可有畏寒、寒战,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,常有咽喉痛、干咳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适,颜面潮红,眼结膜充血等。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流感症状。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,多于发病3~4天后发热逐渐消退,全身症状好转,但咳嗽、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。
四、流感的治疗方式
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,有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,应用解热镇痛药物,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,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,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,应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,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、降低病死率、缩短住院时间。
五、如何有效预防流感
我国目前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、金刚烷胺等,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、6月龄至5岁儿童、孕妇、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、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,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。
另外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,主要措施包括:增强体质;勤洗手;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;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,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;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17嚏时,用上臂或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、鼻或口;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,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。